查看原文
其他

跨过沟壑 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挑战

张一鸣 中国经济时报 2023-10-13



图片来源/新华社

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 张一鸣



  滨海之畔,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(又称“夏季达沃斯论坛”)正在进行。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地缘政治关系紧张、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多重压力,如何重启增长?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年会上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,并在会场内外引发讨论。只有跨过逆全球化的沟壑,才能让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,逐渐成为共识。


合作共赢


  李强指出,经历过全球性危机的冲击,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团结与合作,进一步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,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,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。经历过经济全球化的波折,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开放与共享,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,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不同国家、不同人群。经历过冲突和动荡带来的不安,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。


  普华永道中国副主席杨伟志参加了开幕式,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,李强总理的重要讲话,彰显了中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中的大国责任与担当,并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——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合作,真诚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,与各方携手创造美好世界。


 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共设六大核心主题:重启增长、全球背景下的中国、能源转型和材料供应、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趋势、保护自然和气候与部署创新等。年会的主题为“企业家精神:世界经济驱动力”。


  天津泰达能源集团董事长邹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李强总理的讲话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对外开放和合作的决心,各方只有携手同行,才能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中应对挑战。企业家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,更需要有责任担当。泰达能源在中国和非洲都有布局,将积极践行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与沿线各国的企业家们紧密合作,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。


 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,夏季达沃斯论坛提供了各方交流合作的平台,会议强调反对“脱钩断链”,加强国际合作,恰恰表明在当前世界经济遇到发展阻力的情况下,合作将更加重要。“很多企业家积极呼吁世界各国不能脱钩,就是看好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机会,只有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,才能为应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挑战提供助力。”他说。


  在论坛的“直面挑战:在脆弱的环境中重启增长”对话环节,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表示,中国经济恢复比较好,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,不过中国经济增长还面临着不少挑战,希望通过世界经济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,最大限度凝聚共识,深化合作,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,共同为全球经济增长作贡献。  


中国机遇


  尽管面临挑战,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。


  李强表示,过去十年里,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,为促进国际自由贸易、稳定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未来更长时间里,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,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互利共赢的合作机遇。


 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,中国5%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令人鼓舞。与会者非常期待了解中国长期发展战略、应对挑战的方案、开放政策以及将给全球企业带来的机遇。


  杨伟志认为,虽然当前全球形势复杂,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信心。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潜力,以及丰富的资源和技术。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强与各国深层次全方位合作,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意义重大。


  惠誉评级6月21日发布的最新《全球经济展望》预测,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,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5.6%,较3月的预测值上调0.4个百分点。


  白明坦言,自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后,中国经济的活力进一步释放,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只是自己发展,也给很多国家带来了机会。


  “二季度的数据会比一季度好,特别是在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速比较低的情况下,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会相对较好,但并不能说明压力就解除了。未来中国经济的压力还是存在,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缓解发展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,比如想方设法缓解就业的压力。与此同时,还要出台刺激经济恢复的政策,化解经济压力,稳住经济的基本盘。”白明说。


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,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为创新,特别是原创性创新,靠生产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,需要从数据与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出发,促进体制与机制改革。


       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。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,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。


热点链接

●达沃斯:让企业家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

●解读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

●特别报道丨河北高速集团:布产业新局全面推动效益国企建设


总  监  制丨王辉 王继承

监  制丨李丕光 王彧 刘卫民

主  编丨毛晶慧     编  辑丨谷  云


【中国经济时报--中国经济新闻网 http://www.cet.com.cn 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